2007/7/11

告別單身~ 新婚族謹守「雙十原則」規劃「四險」

更新日期:2007/06/21 10:48 記者:記者陳美君/台北報導
原文連結

又到了六月結婚旺季,許多人告別單身貴族走入婚姻生活,壽險業者提醒準新人們,在投保時,首重運用有限的金錢來妥善配置保險種類及保險額度,新婚夫婦投保時可謹守「雙十原則」,也就是保額設為兩人年收入的十倍,保費則為年收入的十分之一,就能以最少的資金成本,換取最大的保障。


新婚夫婦該如何保最恰當呢?壽險業者表示,雙方在結婚後,已不再是「一人飽全家就飽」的隨性生活了,目前多數為雙薪小家庭,往後還會有其他家庭成員的加入,因此只要其中有一人發生不測,另一半就必須扛起新家庭全部的家計,包括日常生活開銷、房貸、車貸、子女教育費及相關雜費等。


幸福的準新人們在投保時,首重運用有限的金錢來妥善配置保險種類及保險額度,以保障為主,如此才能真正保障整個家庭。


在上述原則之下,國際紐約人壽資深副總暨行銷長黃振國建議,新婚夫婦投保時可謹守「雙十原則」,也就是保額設為兩人年收入的十倍,保費則為年收入的十分之一,一旦過多,恐影響家庭其他財務調度。


但需注意的是,因為目前國人平均投保率為184%,也就是說平均每人約近有2張保單,因此結婚前雙方可預先就兩人現有保單作整體的檢視,並針對不足及尚未購買部份予以加強保障,重疊部份則可考慮加以調整。


黃振國說,一般而言,新婚家庭的必備保險規劃需包括壽險、醫療險、投資型保險及傷害險等四個層面。


由於新婚夫妻剛成立新的家庭,很多地方都需要支出,故大部分手頭較不寬裕。因此黃振國建議,新婚夫妻家庭投保原則以漸進式為宜,初期重夫妻雙方定期壽險、傷害險保障及全體家庭成員醫療險保障,在房貸、車貸或其它負債陸續減輕後,此時夫妻可考慮將定期險轉為終身險,並適度為子女投保還本型及投資型保單,以籌措子女教育基金,並藉由定時定額之投資方式,控管波動投資風險。


(一) 壽險:在規劃其額度時,最好也納入房貸及車貸支出,總保額最好要朝能至少保障家庭未來五至十年內的生活費用為方向。


(二)醫療險:每個人都會生病住院,因此龐大的醫療費用支出,將是一筆相當沈重的負擔。建議夫妻雙方家庭當然必須投保之外,也應趁子女年齡還小、保費最便宜時,以壽險或投資型險主約附加醫療險方式加以投保。


(三)投資型保險:新婚族如果要兼顧到家庭理財或退休規劃,也可以考慮投保最近流行的投資型保險。這類保單雖然有投資風險,但也有「保費低、保障高、彈性繳費」的優點,在一般新婚家庭經濟尚未穩固的現實考量下,實為一個很好的選擇。


(四)傷害險:由於其保費不貴且保障高,加上新婚階段又尤其害怕意外傷害的發生,導致後續所衍生出來的收入停頓及支出增加的情況,故建議可多加強此部份的保障額度。


最後,黃振國強調,「結婚」是愛情最美的結果,也是人生另一段責任的開始,男女雙方都背負著更大的經濟包袱,如果能有一張量身訂做的保單給另一半最誠意的保障,就是最好的承諾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