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/6/8

退休金自選投資標的 2年後開放




更新日期:2007/06/08 09:55 記者:【李亮萱/台北報導】
原文出處

勞退新制實施後,民眾每個月6%的退休金全由政府接管。但根據一項退休金調查顯示,超過七成的人希望自己選擇投資標的,並願意自負盈虧。

投信投顧公會表示,政府修法速度緩慢,若政府能接受自選與保證收益並行,兩年後可望逐步開放,由業者篩選部分基金商品供民眾自行選擇。

投信投顧公會日前針對1002位參加勞退新制的民眾進行電話調查顯示,有65%的受訪者表示,不知道勞退基金是由政府管理操作,且有保障2%年定存利率收益的措施。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指出,這表示政府對民眾退休金運用的教育宣導有待加強,也反映為何有68%受訪者對政府運用勞退基金投資效益缺乏信心。

因此,有超過8成參與新制的民眾贊成修法,讓自己可以選擇勞退金運用方式。且高達75%的受訪者,願意自負盈虧,並有57%的受訪者表示,有信心做出投資判斷。

事實上,國內現行勞退新制,雖然採行確定提撥制,但在資金管理上,仍延用舊有確定給付制的操作模式,由監理委員會集中管理。換言之,所有參與新制之勞工,不論年齡、年資、理財知識及退休財務計畫之差異,一律擁有相同的投資組合及報酬率。

蕭碧燕表示,民營金融機構推出的退休金融商品,可讓勞工依不同財務需求自行管理及規劃帳戶內的投資組合,並由政府統一監督,這樣才能提供合理的報酬。不過,「修法路太漫長」,且監理委員會剛成立,至少得看兩年後的績效表現再決定是否開放。因此,基金業者希望政府能採雙軌制,在民眾自願的情況下增加自選方案。

以香港過去經驗來看,1995年香港政府制定強積金計畫條例,並於2000年11月上路,累計至今,年化投資報酬率高達7%,遠比台灣2年定存報酬率約2.2%要高。

友邦投顧總經理楊智雅也表示,包括友邦、統一安聯等投信業者都已針對退休金設計長年投資商品,例如生命週期基金及目標基金。

一但法規鬆綁,不但現有商品可即時上線,也可針對不同投資屬性設計商品。初步規劃,對於商品內容應分為保守、穩健、成長三大區塊,但最重要的還是民眾對退休規劃的教育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