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/5/28

央行驚:260億美元海外基金 隨時外流
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曾桂香、黃朗倩/台北報導】2007.05.28 02:39 pm 原文連結



中央銀行最近清查發現,投信業者已申請核准的各類型海外基金上限額度,竟還有260億美元沒匯出去,再加上待審的國內投信公司海外基金額度近2000億元新台幣(約60億美元),央行擔心,如果屆時投信業者一窩蜂匯出資金,造成新台幣匯率震盪,影響物價,對台灣全民傷害很大。


上周新台幣出現貶勢,央行也發現不少企業紛紛將外幣存款解約後匯出,加重新台幣貶勢,擔心新台幣持續走貶,中央銀行連日來進場調節,本周來更從台幣資金面操作,今天銀行間台幣資金缺口比以往多,使得銀行不得不大幅拋售美元換取新台幣,讓今天外匯市場,新台幣兌換美元大幅升值1.04角分,來到33.135元兌換1美元,成交量放大到6億9800美元。

外匯人士表示,今天央行完全沒有任何積極策略,也沒有進場買進或賣出,反而外資有進場,然資金量不大,上午主要都是銀行間換手,拉抬整個新台幣升值。央行的阻貶策略可說是奏效。
下午的盤勢,若央行策略不變,且並未要放出更多新台幣資金的話,銀行需要資金缺口仍會從市場換得,台幣升值可能性大增。央行策略相當明顯,不願意積極釋出新台幣的資金,讓有需求者從市場取得,使新台幣利用供需原則持續走升。

匯市走貶、資金是否過量外流,投信業者指出,單純看央行統計數字,似乎沒錯,但投信基金的上限額度與實際市況的落差,本就是產業現實,例如一檔全球債券基金,原申請300億元新台幣,但經過一段時間,部分客戶贖回,額度只剩新台幣100億元,或不到100億元,但該基金仍在,不能撤回,央行如果用原先的300億元上限扣除目前基金餘額,然後指稱業者沒用完匯出額度,這樣統計方法對業者是不公平的。

不過,投信業者發行海外基金,常為搶商機、占額度,跟著流行走;如果全球投資主題是高股息,就很多業者都申請高股息,日前基礎建設、地產基金賣得好,就至有四、五家一起申請,而今業者一窩蜂的現象,反落人口實,成為中央銀行管控理由。

站在央行管理的立場,歷年來40多家投信核准的海外基金上限260億美元額度沒用,擔心投信業者那天同步匯出,影響匯市;但投信業者強調,基金產品變化太快,央行如果抱殘守缺,只用硬梆梆的唯一原則審核,對業者就真的太不公平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