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光人壽總經理潘柏錚。
記者林秀明/攝影
搭著海外投資的熱潮,投資型保單已成為近幾年壽險業界第一紅牌商品,新光人壽總經理潘柏錚昨(22)日預言,由於外國(美國等)的利率高於台灣,外幣計價的傳統保單未來將大受歡迎,但最快今年底市場才會推出這種新型商品。
據壽險業者統計,今年4月整體壽險業初年度保費收入為609億元,其中投資型保單便占347億元,相當於每賣出十張新保單,就有5.7張是投資型保單。新壽4月賣出的40億元初年度保費收入,投資型保單也貢獻了六成多。
新光人壽過去將商品比重定調為傳統商品、投資型商品、年金商品「三分天下」。不過,隨著市場需求瞬息萬變,投資型保單去年占新壽初年度保費收入83%,其次為占10%的傳統商品,再來是年金險約7%。
「以前都說要三分法,但還是要看市場需求。」潘柏錚說,雖然投資型保單是目前主流,新壽還是會推出特色商品,包括3月底開始銷售新型的變額壽險,雖是一張投資型保單,但具有平準費用率及強制繳交基本保費等特色,一方面可以提高民眾的保障,一方面也有助提於提高新壽的商品利潤率。
此外,新壽也將推出還本型終身險和長期看護險等,維持傳統商品的銷售水準。
不過,潘柏錚也指出,新壽較慢跨入投資型保單市場,因此目前爆發力較強,加上保險業務員對投資型保單銷售愈來愈得心應手、新壽透過SOP篩選的基金表現不錯,目前每件投資型保單平均保費收入大幅提升。
金管會近期開放壽險業者可以推出外幣計價的傳統保單,潘柏錚說,新光人壽已著手研究推出這類商品,畢竟現在台灣的投保率已達184%,如果已經買了第一張保單,想再買第二張、第三張,外幣保單就可能成為選項,一則是國外利率較高,民眾可以買到較便宜的保單,一則是選擇新台幣以外的幣別,還可同時做到資產風險分散。
至於幣別,他認為,相對於英鎊、歐元等外幣,台灣人還是對美元最熟悉,所以第一張外幣傳統保單將推出美元計價的保單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